当前位置:

红评五溪丨怀化队:憾负之外,是湘超最动人的精气神

微信图片_20250723215521.jpg

10月18日晚,湘超联赛第6轮的终场哨响,怀化队主场1:2憾负永州队,延续着赛季未尝胜绩的纪录。可看台上响起的掌声,却比胜利后的欢呼更显真诚,这场失利里,藏着比比分更珍贵的东西: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用热血撕开了竞技体育唯结果论的桎梏,把“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精神,踩在了绿茵场的每一寸草皮上。

谁能想到,这支在场上要与劲旅周旋的队伍,组建不到三月。今年7月市运会落幕,怀化队才仓促搭起班子,20名社会队员、6名大学生、20名中学生,像一盘打乱的拼图,职业背景从社会人士跨到医务工作者,年龄差能装下两代人。

可就是这样一支“跨界混编式”的队伍,却在场上踢出了章法与韧性。面对永州队的率先破门,他们没垮;几次临门一脚的错失,也没让奔跑的脚步慢下来。这份不怵强、不认输的劲儿,比精准的传球更戳人心。

队里的故事,比比赛本身更像热血剧本。38岁的肖涵是队里的“双面英雄”,白天在手术台握着柳叶刀救死扶伤,晚上就换上球衣在球场挥洒汗水,硬是把生活过成了“手术灯与球场灯光的交替切换”。

陈鹏飞的减脂史更让人动容,为了达到湘超参赛标准,他硬生生瘦了40斤。家人围坐吃炸鸡时,他只能啃着黄瓜咽口水,支撑他的不是奖杯梦,而是想让女儿看见“爸爸拼起来的样子”。当女儿用玩具按摩器给他“加油”时,硬汉的温柔与球场的热血撞在一起,成了最接地气的奋斗注脚。

怀化这座城,更把对球队的爱酿成了全城的狂欢。体育中心的出征授旗仪式盛大,城区“福地怀化,球场争霸”的横幅迎风招展,更用心的是,城市把赛事变成了激活文旅消费的钥匙。

赛场外设“湘超市集”,本地酸萝卜、非遗月饼等特色产品搭配各类文创产品,吸引球迷驻足,直呼“看球还能发现怀化美食,太惊喜了!”;61个 “湘超第二现场”遍布商圈夜市,同步开启促销,榆树湾文旅商综合体单日涌入6万人次,万达广场客流量同比增长8%,洪江古商城借“体育+旅游”提升住宿预订量,全市消费规模初步统计超5000万元;《五溪山海帖》文旅套餐更搭起桥梁,让赛事热度化作与兄弟市州“湘亲湘爱”的合作新曲。

即便球队在积分榜靠后,球迷的支持依旧滚烫。社交媒体上,“输得很稳定”“正待孵凤凰”的调侃里,藏着怀化人难掩的包容;青少年为失利红了眼眶的瞬间,更唤醒了“赢球一起狂,输球一起扛”的集体共鸣。这份共情,这份跨越赛场的归属感,早已挣脱了胜负的定义。

有人问怀化队的目标高不高,“八强入围”的答案很实在,但背后的格局更动人。他们要的不是一时的名次,是让怀化足球在省级赛场有“姓名”,让市民有个能举着旗子呐喊的地方。而如今,这份呐喊早已变成了城市的活力脉动,这从不是什么“政绩工程”,而是怀化人自己的精神图腾。

网友说“怀化队不是打酱油,是来搅动风云的”,这话戳中了要害。在14支市州代表队逐鹿的湘超赛场,他们或许不是最强的,但很多球迷留言说“一定是最鲜活的”。没有职业队的光环,却有普通人的倔强;没有充足的磨合时间,却有“死磕到底”的心态。他们把小瑕疵暴露在“真刀实战”里,再一点点“磕”出进步,这种“不拼不活”的劲头,难道不正是湘超该有的精气神吗?

面对个别网民“湘超再强,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吗?”的质疑,其实足球从不只有“冲击世界”的宏大叙事,还有普通人为家乡奔跑的微小光芒,有一座城因赛事而沸腾的烟火气,更有一代代人在热爱里成长、在坚守中前行的青涩足迹。这些扎根土地的力量、对梦想永不言弃的韧劲,在怀化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才是中国足球最坚实的底色。

怀化队输了比赛,却赢了掌声与尊重。因为他们让我们看见,足球可以是医生的第二战场,可以是父亲的言传身教,可以是一座城市的情感纽带,更能是激活文旅、温暖人心的力量。

终场哨响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支肩膀硬、心态正的队伍,正带着怀化人的热爱慢慢“长肌肉”。未来的湘超赛场,或许他们还会有失利,但只要那股“亮剑”的劲儿还在,只要这座城“懂你如家”的温暖与支持还在,怀化队就永远是赢家。毕竟,昂起的头颅、沸腾的城市,永远比记分牌上的数字更耀眼。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张兴诚

编辑:杨伶霞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h.rednet.cn/content/646954/53/1536368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县市区
  • 法治
  • 要闻
  • 政务
  • 热点
  • 文化
  • 教育
  • 旅游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公示公告
  • 社会
  • 印象怀化
  • 书记活动专辑
  • 市长活动专辑
  • 民生
  • 精彩视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怀化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