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1日怀化讯(通讯员 储永录)“以前认为烧秸秆省事,哪知道还违法,现在才明白秸秆还田不仅避免污染空气,还能领补贴。”11月20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阳镇二凉亭村村民正围着一台秸秆粉碎机驻足讨论,镇村干部拿着政策宣传手册耐心讲解。
说起对秸秆处理的看法,像老祖宗一样习惯就地焚烧秸秆的村民不在少数,这种惯性思维成为秸秆禁限烧工作的首要阻碍。为破解这一难题,渠阳镇飞山便民服务中心创新推行“五个一”宣传机制,通过“发放明白卡、入户宣讲、音频播报、标语张贴、集中培训”的全方位覆盖模式,将环保知识与政策红利送到群众身边。秋收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开展入户宣讲600余次,“不能烧、不愿烧”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参与禁烧的浓厚氛围。

为从源头上破解“烧与不烧”的难题,该中心将工作重心放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以“就地还田、肥料化利用”为主攻方向,积极宣传落实县级奖补政策,全面推广“粉碎还田+二次翻耕”模式,让秸秆“变废为肥”。目前,该中心已完成秸秆还田2200余亩,翻耕1100多亩。
为确保禁烧工作不留死角盲区,该中心构建起“人防+技防”的立体监控网络,织密秸秆禁烧防护网。六人组的乡级禁烧巡逻执法队每天穿梭在田间地头,成为秸秆禁烧的“流动哨兵”。与此同时,3人专职监控小组通过铁塔哨兵系统24小时注视着辖区田野。这套系统能帮助巡逻队员快速定位零星火点,实现了“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
“秸秆禁烧是手段,实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才是根本目的。”渠阳镇镇长罗宇翼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通过政策奖补、加大技术投入、拓展利用渠道、组建专业服务队等举措,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打通秸秆“变废为宝”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营造和美、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
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储永录
编辑:杨超
本文为怀化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